“中国光谷”汇聚企业主体超12万家******
中新网武汉2月2日电 (吴非 康华蕾 张芹)武汉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光谷”)2日举办首届“光谷企业家日”,300余位产业领军人物参会。
光谷企业家协会会长童国华表示,东湖高新区诞生35年来,已汇聚超12万家企业主体,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300家。
35年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办公室正式挂牌。35年间,一大批企业家在光谷创新创业。这块昔日被称作武汉建成区“地图外两厘米”的地方,大力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从“一束光”到“一座创新城”的蝶变。同时,光谷良好的成长土壤,吸引了4名诺贝尔奖得主、74名中外院士、近3000名“3551光谷人才”在此创新创业。
现场颁发多个奖项向企业家致敬 陈卓 摄在当日举行的首届“光谷企业家日”庆祝大会上,主办方以沙画、影像展等形式,展现光谷各类企业家创业故事,讲述光谷精神,向企业家致敬,并颁发了“优秀青年创业者”“年度优秀创业导师”“年度优秀投资人”“光谷工匠企业家”“年度突出贡献企业家”“光谷卓越企业家”等多个奖项。
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锐科激光副董事长兼总工程师、创始人闫大鹏,兰丁股份董事长孙小蓉,盛天网络董事长兼CEO赖春临等4位产业领军企业家代表共同发出《光谷企业家倡议》。倡议提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助力“科学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建设取得新突破。(完)
报告显示:超六成受访者认为应强制企业公开算法******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当前,国内对于算法治理的基本思路和框架都是清晰的,而分级分类精准治理的模式应当可以解决如何落实的问题。”在日前举办的“2022啄木鸟数据治理论坛”上,谈及算法治理的现状,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表示,算法分级分类本身不是目标,而是要针对不同风险场景配备不同监管规则。 论坛由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主办。其间,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发布《算法应用与治理观察报告》《个人信息安全年度报告》《平台经济反垄断观察报告》。 记者了解到,《算法应用与治理观察报告(2022)》,梳理了国内外的多项法规,结合热点事件及应用场景呈现了算法治理现状,并发布千份算法治理调查问卷了解公众对算法公开和算法治理的了解程度和基本态度,最后基于多方调查分析,给出了当前算法趋势观察以及未来治理方向建议。 报告发现,目前国内算法治理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企业的算法公开主要依靠官方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或在舆情事件发生之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近半受访者承认算法让自己的使用体验更好,但仅一成受访者认为企业算法公开做得很好,逾六成的受访者称曾遭遇“大数据杀熟”;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强制企业公开算法。 “在数据、算法方面治理政策进展显著,在平台与应用方面的政策和落地尚需加紧。”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委会委员曾毅认为,目前人工智能伦理有三个相当紧迫的问题需要被正视:首先,人工智能应当被适度使用;其次,目前人工智能服务知情同意落地艰难,被迫知情同意普遍存在;最后,目前用户数据的授权撤销在人工智能服务中存在巨大挑战,需要监管和更高层的网络服务提供方联合提出更合理的政策与解决方案。 针对日前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张凌寒表示,从算法治理角度来说,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与之前的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的思路有所不同,前者采用了一种“三位一体由的数据与技术规范。 具体来讲,由于深度合成技术的门槛较高,技术支持者也被纳入了监管范围内。比如,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提供智能对话、合成人声、人脸生成、沉浸式拟真场景等服务,应当进行显著标识,这就将更重的责任落在了服务提供者身上。 中国社科院科技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段伟文提到,算法治理需要构建可信任的算法认知,而这需要产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产业要努力提升算法精准性、透明度,减少偏见,减少歧视;消费者则需要提高数字素养,提升算法意识,加强在人机互动中自主性、控制感和协同意识。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